湖北理工学院2023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
目 录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八、2023年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1、部门预算绩效开展情况
2、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专用名词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14〕36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14〕53号)、《省财政厅关于批复2023年省直部门预算的通知》(鄂财预发〔2022〕36号)以及《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省级部门和单位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鄂财预发〔2023〕10号)等文件精神,现向社会公开我校2023年部门预算相关信息。
一、部门主要职责
学校是公益二类高等教育事业机构,基本职能是培养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门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主要从事本科、专科、成人教育、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学历教育,相关学科研究、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及科技开发。主要职责是:
1、人才培养。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创新活动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建设队伍素质和学校综合实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教育。
3、社会服务。发挥知识和科技优势,构建科研转化机制、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关注前瞻社会问题,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4、文化传承和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依托人才和学科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二、机构设置情况
学校目前设有51个内部机构,分别为:
1、管理部门24个,具体为:党政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审计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招生工作处、毕业生就业工作处、保卫处、财务处、研究生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后勤保障处、离退休工作处、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2、群团组织1个,校工会。
3、直属部门5个,具体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学报编辑部、图书馆、档案馆、校医院。
4、教学单位21个,具体为: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宜兴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滨江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1、2023年预算收入情况
2023年预算总收入为66288.86万元,其中:(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为28369.5万元,占总收入的42.8%;(2)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187.51万元,占总收入的0.28%;(3)专户管理的事业收入17421.85万元,占总收入的26.28%;(4) 科研事业收入4000万元,占总收入的6.03%;(5) 其他收入13880万元,占总收入的20.94%;(6)动用非财政补助结余弥补收支差异2430万元,占总收入的3.67%。
2、2023年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预算总支出为66288.86万元,实现收支平衡。其中:(1)基本支出51320.36万元,占总支出的77.42%;其中:人员支出46806.04万元,占总支出的70.61%;日常公用支出4514.32万元,占总支出的6.81%;(2) 项目支出14968.50万元,占总支出的22.58%。其中:财政拨款项目支出6798.97万元,专户管理事业收入项目支出3025.02万元,科研事业收入项目支出4000万元,其他收入项目支出957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支出187.51万元。
3、2023年预算增减变化情况
——2023年预算总收入比2022年增加21091.35万元,增长46.66%,原因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5721.5万元,增长25.26%。主要是省财政拨款时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在年中下达的省属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改革发展补助项目)资金经整合后在年初下达。
(2)专户管理的事业收入减少895.15万元,降低4.89%。主要是专科学生人数减少。
(3)科研事业收入增加1000万元,增长33.33%。主要是学校引进人才后,科研力量增强后收入有所增加。
(4)其他收入增加13335万元,增长24.5倍。主要是黄石市地方财政专项转拨社会保障进入新机保的历年累计清算资金拨款在本预算年度集中反映。
(5)动用非财政拨款结余2430万元,比上年增加1930万元,增长3.8倍。主要用于弥补收支差异。
——2023年预算总支出比2022年增加21091.35万元,增加46.66%,原因如下:
(1)基本支出增加15252.44万元,增长42.29%。其中:①人员支出增加15621.48万元,主要是政策性增资增加工资福利支出及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清算支出15439.82万元;离休人员参保后统筹待遇补发181.66万元。②日常公用支出减少369.04万元,根据省委省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进行了适当压减。
(2)项目支出增加5838.91万元,增加63.96%。其中:①学生资助专项增加240.28万元,主要是政策性调整将勤工俭学及研究生奖学金等并入学生资助专项;②省属高校“双一流”省级专项增加3464.74万元,主要是省财政拨款时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在年中下达的省属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改革发展补助项目)资金经整合后在年初下达;③高校债务还本付息专项增加72万元,主要是增加了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④科研课题专项支出增加1000万元,主要是学校引进人才后,科研力量增强增加支出;⑤不可预见增加61.89万元,主要是部门预算精细化程度提高,优化了资金结构;⑥高校基本建设专项支出增加1000万元,主要是工程实践创新中心项目支出。
主要科目解释:
1、基本支出51320.36万元,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46806.04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4514.32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支出——工资福利支出46465.67万元,其中:基本工资6814.29万元;津贴补贴1344.32万元;绩效工资13820.6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2757.3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5486.61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707.47万元;住房公积金2365.01万元;其他1170.06万元。
(2)人员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40.37万元,其中:离休费157.17万元,退休费150万元,生活补助支出33.20万元。
(3)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4514.32万元,其中:办公费117万元,印刷费30.50万元,水费80万元,电费524万元,邮电费17万元,物业管理费1466.72万元,差旅费66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45万元(其他资金安排),维修(护)费366.10万元,租赁费15.60万元,公务接待费25万元(其他资金安排),专用材料费64万元,劳务费245.60万元(主要支付外聘教师课酬),委托业务费22万元,工会经费100万元,福利费614.60万元(工资总额的2.5%以内计提),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3万元(其他资金安排),其他交通费用52.5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96.70万元(主要包括:机关运行费经费172.99万元,机关专项118.71万元,职工体检费205万元)。
(4)日常公用经费支出——资本性支出113万元,其中:办公设备购置费42.3万元,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37.70万元,其他33万元主要用于图书购置。
2、项目支出14968.50万元,资金安排具体为:(1)高校资助专项2296.98万元;(2)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6256.95万元;(3)高校债务还本付息专项880.43万元;(4)高校基本建设专项1000万元;(5)高校科研课题项目4000万元;(6)不可预见费项目安排534.14万元。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3年学校安排机关运行经费4401.32万元,占预算总支出的6.64%,其中:办公费117万元,印刷费30.50万元,水费80万元,电费524万元,邮电费17万元,物业管理费1466.72万元,差旅费66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45万元(含教师国际交流),维修(护)费366.10万元,租赁费15.60万元,公务接待费25万元(其他资金安排),专用材料费64万元,劳务费245.60万元(主要支付外聘教师课酬),工会经费100万元,福利费614.60万元(工资总额的2.5%以内计提),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3万元(其他资金安排),其他交通费用52.5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96.70万元(主要包括:机关运行费经费172.99万元,机关专项118.71万元,职工体检费205万元)。
2023年机关运行经费比上年减少369.04万元,同比下降7.74%。变动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据省委省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进行了适当压减。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未安排“三公”经费支出,与2022年相比持平。主要原因为2023年“三公”经费用单位资金安排。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上年一致。原因:2023年度因公出国(境)费用单位资金安排。
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0万元,与上年一致。原因:2023年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单位资金安排。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
公务接待费0万元,与上年一致。原因:2023年度公务接待费用单位资金安排。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0〕56号)文件精神,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达到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的项目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执行。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如下:货物、服务类项目省级和武汉市本级为100万元、市州级为60万元、县级为40万元;工程类项目全省统一为60万元。
2023年,我校政府采购年初预算总额1885.72万元,其中:货物类314万元(固定资产购置费);工程类预算1000万元(教育强国项目);服务类预算571.72万元,主要是学校实施全员健康体检相关支出205万元,外包服务费366.72万元,列入了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范围366.72万元,比上年年初增加6.3万元,增长1.75%。增加原因:
1、对后勤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减少了长期聘用人员,加大了保安及保洁等服务的外包比例,外包服务费有所增加,并按要求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
学校办公用品、印刷费、会议费、维修(护)费等最底级品类分类目录汇总均未达到100万元,专用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单个品目和项目也未达到100万元;没有安排工程项目预算。因此,上述项目按要求不列入政府采购预算。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学校房屋面积472678.41㎡,房屋总值81577.81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283.01万元,下降2.72%;共有车辆14辆,车辆总值374.90万元。其中:小轿车11辆,大中型客车2辆,其他车型1辆;按用途划分:机要通信用车5辆、应急保障用车4辆、执法执勤用车1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辆、其他用车1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26台(套),总价为2510.47万元,无增减变化;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2台(套),总价425.9万元,无增减变化;其他固定资产47175.58万元,比上年增加1479.49万元,增长3.24%;在建工程17573.63万元,比上年增加9231.29万元,增长107.65%;无形资产2437.29万元,比上年增加10.55万元,增长0.43%。
增减变化情况说明:一是已完工在建工程按资产管理的要求转入了固定资产;二是实施了省发改委拨付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湖北理工学院工程实践创新中心项目及省属高校基本建设补短板项目资金(一般债券)支持的湖北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及引进条件改善项目、湖北理工学院新工科人才工程培养项目,相关支出计入在建工程。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1、部门预算绩效开展情况
我校全面推进绩效评价工作,2022年完成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6个大项25个子项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自评工作,实现了绩效评价全覆盖,连续两年获得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优秀”高校。围绕绩效管理及申硕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学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体系,并组织专家对绩效目标体系进行了评审。
学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在部门整体支出和所有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完善了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制度措施,将省级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绩效分析监控,及时对标对表,力争以后预算年度在提高绩效指标的针对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方面取得实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努力,初步建成并逐步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2、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
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项目绩效总目标:不断完善我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卓越人才。建设“金课”,实施学生国外游学,参加学科竞赛,力争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增强优势特色学科群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省级重点优势特色学科群;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管理人员培训,深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积极做好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申报;加强高校科技能力创新工程及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哲社研究。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学校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规模。
长期绩效目标表 |
目标名称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绩效标准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奖学金资助人数(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
15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优势特色 学科(群) |
2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数量 |
1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 数量 |
30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师资队伍结构 |
博士31%,教授11%,副教授32%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领军人才数量 |
2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1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师生对建设项目满意度 |
100%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派出海外研修的青年教师人数 |
15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人数 |
3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招收本科奖学金生人数(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
15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资金支持楚天学子(人数) |
4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数量 |
1项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项目 |
2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思政课程门数 |
7门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 |
10项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生均课程门数 |
0.4项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一流专业建设数量(国家级、省级) |
0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一流课程建设数量(国家级、省级) |
30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 |
2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国家级、省级) |
6项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省级及以上学生竞赛奖励(国家级、省级) |
500项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建设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数量 |
4个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大学生体育艺术活动次数 |
45场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支持平安校园建设数量 |
141校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产出指标 |
时效指标 |
教学科研项目按时结项率(%) |
教学95%,科研40%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产出指标 |
时效指标 |
互联网+大赛按时举办完成 |
100%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合同金额 |
600万元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应届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生、研究生) |
90% |
计划数据 |
长期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高校校园重大负面舆情事件发生率(事件起数) |
0起 |
计划数据 |
年度绩效目标表 |
目标名称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绩效标准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奖学金资助人数(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
5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优势特色 学科(群) |
2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数量 |
1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数量 |
20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师资队伍结构 |
博士30%,教授10%,副教授31%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领军人才数量 |
2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师生对建设项目满意度 |
100%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派出海外研修的青年教师人数 |
10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人数 |
3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招收本科奖学金生人数(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
5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楚天学子(人数) |
4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数量 |
1项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项目 |
1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思政课程门数 |
7门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 |
6项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生均课程门数 |
0.35项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一流专业建设数量(国家级、省级) |
0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一流课程建设数量(国家级、省级) |
9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 |
1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国家级、省级) |
0项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省级及以上学生竞赛奖励(国家级、省级) |
项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建设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数量 |
1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大学生体育艺术活动次数 |
15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支持平安校园建设数量 |
47校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产出指标 |
时效指标 |
教学科研项目按时结项率(%) |
教学90%,科研38%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产出指标 |
时效指标 |
互联网+大赛按时举办完成 |
100%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合同金额 |
210万元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应届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生、研究生) |
85%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3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高校校园重大负面舆情事件发生率(事件起数) |
0起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奖学金资助人数(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
5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优势特色 学科(群) |
2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支持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数量 |
1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数量 |
20个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师资队伍结构 |
博士30%,教授10%,副教授31%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领军人才数量 |
2人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1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师生对建设项目满意度 |
100% |
计划数据 |
年度目标02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派出海外研修的青年教师人数 |
10人 |
计划数据 |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关于表七的说明。
表七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为空表,我校部门预算未安排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
2、关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情况说明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64号)、《省人社厅、省编办关于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省直属高校、中央在鄂事业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人社发〔2018〕33号)文件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在黄石市人社局和市编办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积极稳妥开展单位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简称新机保)。截至2022年11月,除资金清算外的相关工作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已经完成新机保上线并于2022年12月起正常缴费,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在黄石市社保发放。新机保上线后,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与退休职工待遇清算,落实清算资金14000万元,列入了本预算年度其他收入、工资福利支出等相关预算。
3、2023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885.72万元,其中:货物类314万元(固定资产购置费);工程类预算1000万元(教育强国项目);服务类预算571.72万元。
十、专业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且当年拨付的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经费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拨款、其他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拨款、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事业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3、其他收入:指上述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还包括高等学校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不属于科研事业收入的经费拨款。
4、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和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6、教育支出(205类):反映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
7、普通教育(20502款):反映各类普通教育支出。
8、高等教育(2050205项):反映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的支出。政府各部门对社会中介组织等举办的各类高科院校的资助,如捐赠、补贴等,也在本科目中反映。
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类):反映政府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
10、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款):反映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1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类):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12、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080506类):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13、“三公”经费:按照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14、公务用车:指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15、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会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